正山小种红茶(Lapsang Sauchong black tea)生产历史悠久,一般认为发源于明末清初战乱时期,1917年崇安县令陆适著《续茶经》中即称:“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 福州的武夷山红茶,水边者为洲茶……其者名曰工夫茶,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……”. 19世纪70年代已销欧美各国,现出口德国、英国等地.
正山小种红茶采用芽尖制作,根据茶叶的品质及采摘的标准不同,分为小赤甘为一芽两叶,叶未开张的茶青所制,叶开张所制的是大赤甘;银骏眉是一芽一叶制作的正山小种红茶,而金骏眉则是全部由芽尖制作而成的.
红茶的功效与作用
红茶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,尽管这些酚类物质的分子量很大,与绿茶中的酚类成分有比较大的区别。但从临床试验结果看,同样也具有抗氧化、降低血脂、抑制动脉硬化,增强毛细血管功能、抗突变等功能。红茶含有脂多糖,因此,喝红茶也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。红茶具有较强的杀菌、消炎作用。
红茶为全发酵茶,红茶在加工过程中.茶鲜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进行了—系列的酶促化学变化,茶多酚被氧化、聚合形成分子量巨大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。鲜叶经过加工形成红茶后 2014最受捧的武夷山红茶,茶多酚中的主要成分各类儿茶素减少80%以上,形成的茶黄素类和茶红素类成为红茶中最为主要的化学成分.其中茶黄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1%-2%.茶红素类占干物质含量的9%-20%,两者在红茶水浸出物中约占40%-60%。茶红案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的特征性物质,其含量的高低影响茶叶的品质及风格。同时,茶红素类和茶黄素类是红茶中最为主要的有效成分,红茶表现出很好的生理活性。
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与绿茶接近;氨基酸及肽、有机酸和游离糖略高于绿茶;维生素类远低于绿茶。红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性与绿茶差异很大,从中医的角度上说,红茶性温,绿茶性凉。因此,红茶品质特征和保健作用也有其独特性。
红茶性温,擅温中驱寒,温胃驱寒 武夷山红茶,能化痰、消食、开胃。可见,红茶宜脾胃虚弱者饮用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脾胃不好的消费者宜选用红茶进行品饮,喝红茶对健康有明显助益。
